苏联两次人为大饥荒饿死1000多万人,这个数字还没统计第三次的死亡人数,前两次苏维埃政府就干到了1000多万,这即使是放在南北朝也是不敢想的,是因为你从来没见过主动饿死牛马的人。
先来盘点一下这些可怜的联邦治下的地区,他们这些地方的农民怎么被饿死的。
第一次大饥荒
1918年,那时候十月革命成功,列宁走马上任建立苏维埃政权,按理说,无产阶级政府出现了,中国广大的底层百姓日子应该更好过。但很快这一年就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,这里面有一条关于余粮收集制的规定,这条规定要求农民交出全部余粮和一部分口粮,用来支援红军和工人的生存。在这涉及到一个历史问题,就是1917年底建立的政权在当时还是不太稳定的,内战依然是存在的,所以叫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。
谁会把自己的粮食交出去?所以建立了征粮队,这些人直接武装收取粮食,不过他们征收的时候,基本是把来年的种子和全部的口粮都带走了,在这样的制度下面,农民就彻底躺平,不种地了,就算是想种地也没种子。之后粮食的产量就一直下滑,到了1921年就发生了波及苏联17个省份的大饥荒,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人吃人现象,这时候列宁也开始慌了,也说国家到了这个地步,如果农民都全部饿死了,那工人不也得饿死吗?
所以1921年3月就允许农民自留粮食,还允许他们可以自由交易粮食了。但是说实话,已经没有用了,农民一点粮食都没有了,当下这一刻就已经活不下去了。为此,苏联政府联合高尔基发出呼吁,请求国际社会伸出援手。很快美国救助署就送来了大量粮食,一直到1922年7月为止,美国一共捐出了72万吨粮食和食品,从这个时候苏联的情况算是好一些了,但是人也差不多死了520万人,这个数字是苏联学生和俄罗斯历史研究方面共同认定的一个数字,感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他的报告,具体的你直接查就能查到。
第二次大饥荒
不过好日子没过多久,1927年10月,苏联进入了五联。计划试图将苏联快速过渡到工业化时代。为了实现转型工业化,斯大林下令职业征收所有农田,全部改为集体农庄。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富农被收走土地后,都是全部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干劳役。至于穷人的那点土地,拿了也就拿了,至少没被流放西伯利亚。但是接下来他们就是给苏维埃种地了。不过他们也没有任何工资,反正收工的时候会给农民一点口粮,用来农民自己养家糊口,剩余的粮食全部卖到国外,再用换来的外汇去买机器设备。但是实际上农田集体化中,所有地区的官员为了加大上缴额度,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,了解亩产湾籍那段内审的人都能明白,开始疯狂压榨农民的应得口粮。斯大林对于这一点也很满意,没想到比原定计划多收了不少粮食,但是在这样的影响下,农民又开始饿肚子了,但是勉强还是能活着的。
不过因为之前上交粮食超过了额定标准,所以后面每年需要上缴的公粮也开始在疯狂的攀升,一直到1932年秋天的时候,大饥荒差不多就彻底爆发了,而爆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地区,当这些乌克兰农民走投无路,想去其他城市找口饭吃的时候,乌克兰地区直接被封锁了,因为不能让他们走出去讲这事。这样的情况会极其影响苏维埃的形象,对于西方的民主国家来说,斯大林个人的形象也会一落千丈。所以这次大饥荒,乌克兰因为被封锁,一共被饿死了500~700万人(数据来源为公开数据,有机会出一期“乌克兰仇恨苏联的由来”),应该不低于600万人。不过要说第二次大饥荒,斯大林没出手也是假的,因为很多官员的家属还在农村,所以为了避免他们被报复或受到饥饿,特意下令把这些家属都接了出来。
第三次大饥荒
苏德战争又拉开了帷幕,一直到1945年盟军获得胜利,这总该要过上好日子了吧。不想在1946年第三次大饥荒爆发了,这主要是战争打的时间太久了,一直从1941年打到1945年结束。在这个期间,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全部被送上了战场,大量的田地没有人耕种,而军队的人数众多,需要消耗的粮食极为庞大,这导致种出来粮食都不够吃,特别是1945年战争之后,很多人都有了军工,也不想回去种地了,这才引发了第三次大饥荒。
首当其冲的还是欧洲粮仓乌克兰。尽管当时赫鲁晓夫写报告给斯大林,请求给乌克兰的灾民提供一些粮食活命,但是斯大林不但拒绝了,不能减少应该上交的公粮数量。
这一点大家可以从赫鲁晓夫的自传中看到。农民这时候为了活命开始私藏粮食,但是立刻苏联又下令私藏者全部处决,最终有5.3万人全部被处决。
事实上,从第二次大饥荒,农民就这么干了,当时也确实处决了不少人,但这些农民没办法,你不这么做就得活活饿死。不过这时候苏联也在全世界说得上话了,如果实在不管也不太行,就直接批给了所有农民一小块自留地给自己。就这样,农民免费帮忙种地,上交公粮换来了这么一小块地,就可以确保他们在被极度压榨的时候,终于不至于再被活活饿死了。
![]()
![]()
赞(47)